NiAl和Ni3Al金属间化合物熔点高、密度低,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和良好的抗氧化性,是航空航天领域很有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分析了NiAl和Ni3Al金属间化合物的价电子结构,并从电子结构层次初步探讨了NiAl和Ni3Al金属间化合物的强度、稳定性、室温脆性及熔点等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化学计量比的NiAl和Ni3Al的脆性因子均小于0.08,室温下表现为本征脆性,NiAl的脆性比Ni3Al的脆性大;NiAl的熔点和强度均比Ni3Al的高,稳定性比Ni3Al的差.
参考文献
[1] | 孙岩,刘瑞岩,张俊善,祝美丽.N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07):10-13. |
[2] | 余瑞璜 .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J].科学通报,1978,23(04):217. |
[3] | Mott N;Jones H.Theory of the properties of metals and alloy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47. |
[4] | Pauling L .A resonating-valence-bond theory of metals and intermetallic compounds[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1949,196:343. |
[5] | 张瑞林.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1. |
[6] | 刘志林;刘伟东.界面价电子结构与界面性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 |
[7] | 李玉芳,郭建亭,周兰章,叶恒强.Ni3Al(Z)合金室温拉伸性能及Zr韧化机制的探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10):1061-1064. |
[8] | 张建民;仲增墉;张瑞林 et al.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本征脆性的电子理论[J].材料研究学报,1996,10(03):230. |
[9] | 李文;关振中;杜立明.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价电子结构对其脆性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1996(11):3. |
[10] | 李文;张瑞林 .金属间化合物的价电子结构脆性判据[J].长春大学学报,1999,9(01):11. |
[11] | 李文,陈岱民,关振中,张瑞林.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的电子理论[J].物理学报,1998(12):2064-2073. |
[12] | 张永刚;韩雅芳;陈国良.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556.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