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综述了6061铝合金加工技术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6061铝合金的合金化、复合技术、表面处理、塑性加工、焊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6061铝合金加工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6061铝合金加工技术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屈金山;邓江 .车辆用铝合金6061焊接接头性能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4,29(04):223.
[2] 肖亚庆;谢水生;刘静安;王涛.铝加工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165.
[3] 冯忠信,张东文,席生岐,周敬恩,宋兴文.Al-Mg-Si-Cu粉末粒度及形貌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演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07):746-749.
[4] 冯忠信,席生岐,张东文,宋兴文,周敬恩.机械合金化Al-Mg-Si-Cu元素粉末的特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04):642-646.
[5] 石广新,王利国,王海龙,黎寿山,张锐.SiCp/A1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河南建材,2005(01):16-18.
[6] 耿林,朱兴龙,谢广明,曹国剑.[AlBO]w/6061Al复合材料的时效硬化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11):1717-1721.
[7] 潘进;宁小光;胡魁毅 等.硼酸铝晶须增强Al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界面结构[J].金属学报,1993,29(06):B280.
[8] Suganuma K;Fujita T.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 borate whisker reinforced aluminum alloys and interface structure[A].,1991
[9] 丁冬雁,张文龙,王德尊,姚忠凯.硼酸铝晶须增强6061铝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J].复合材料学报,2000(02):34-37.
[10] 吴林丽,刘宜汉,孙淑萍,姚广春.粉煤灰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583-585.
[11] 刘美莉.预防6061合金厚壁型材阳极氧化黑斑的措施[J].轻金属,1998(10):52.
[12] 王天旭,蒙继龙,胡永俊.铝合金化学镀Ni-W-P合金耐磨性研究[J].表面技术,2005(03):27-29.
[13] 王浩洋,李伟力,马春利,费维栋.离子注N对6061铝合金表层晶粒取向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2(04):424-426.
[14] 李伟力,孙跃,郑馥,费维栋.6061Al合金等离子体基离子注氮表面的动态标度行为[J].金属学报,2002(07):741-744.
[15] 王孟君,甘春雷.6061铝合金低温快速流变行为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3(06):16-18.
[16] 张燕飞,张金涛,侯显志.6061铝合金冷拉棒材生产工艺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2(04):27-28.
[17] 李建辉,李春峰.正挤压对SiCw/6061Al晶须形貌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4(05):549-552.
[18] 格内尔 T R.焊接结构疲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19] 李敬勇,马建民.焊接工艺方法对6061-T6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04(03):52-57.
[20] 赵勇,付娟,张培磊,严铿,蒋成禹.焊接方法对6061铝合金接头性能影响的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90-94.
[21] 刘黎明,高振坤,董长富,韩文波.亚微米级Al2O3p/6061Al铝基复合材料扩散焊接工艺[J].焊接学报,2004(05):85-88.
[22] 刘黎明,高振坤.SiCw/6061Al铝基复合材料粉末夹层瞬间液相扩散焊接工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06):849-853.
[23] 刘黎明,祝美丽,徐卫平,牛济泰.铝基复合材料SiCW/6061Al的激光焊接[J].焊接学报,2001(04):13-16.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