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传导方程,考虑热连轧精轧区板带周期性地连续变形和连续冷却等复杂动态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差分法,在各机架变形区利用坐标映射关系建立三维瞬态温度场模型,在机架间非轧制区利用某横截面计算瞬态温度分布,这两种温度场模型互为条件,迭代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带材两侧边部有较大温差,易形成较大的局部热应力;带材越厚,压下量越大,带材高向温差越大,将会影响热连轧带材内部组织演变过程.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模型能够精确预报热连轧精轧区板带的瞬态温度分布及终轧温度.
参考文献
[1] | 张金玲,崔振山,胡宏勋.多道次中厚板热轧过程的综合数值解析法模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01):32-36. |
[2] | 许云波,刘相华,王国栋.低碳钢热连轧过程中工艺参数及组织演变的预测[J].钢铁,2002(09):47-51,38. |
[3] | 肖宏,谢红飚,毕恩复.板带热连轧过程力能参数、温度和组织变化的预报[J].钢铁,2003(09):35-38. |
[4] | 刘华强,唐荻,杨荃,余伟,王城镇.数值模拟温度场在中厚板轧后控冷过程的应用[J].钢铁,2008(06):56-60. |
[5] | 刘涛,王益群.基于扫描法的轧辊瞬态温度场准三维建模与仿真[J].中国机械工程,2007(04):484-486. |
[6] | 郭忠峰,徐建忠,李长生,刘相华.1700热连轧机轧辊温度场及热凸度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517-520. |
[7] | 刘献东,吴迪.1580热连轧机减少轧件温降措施的研究[J].钢铁,2002(02):24-27. |
[8] | 张敏,周旭东,李长生,刘相华,王国栋.带钢热精轧机组机架间冷却控制数学模型[J].钢铁研究学报,2003(02):19-23. |
[9] | 周进,沈丙振,韩志强,柳百成,吕敬东,朱涛.精轧区热轧带钢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钢铁研究学报,2003(02):14-18. |
[10] | 杜凤山,周维海,臧新良.板材热连轧过程的计算机仿真[J].机械工程学报,2001(12):67-69.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