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矿采用空场嗣后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厚大矿体,为控制充填水泥用量以降低充填成本,选用了一种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的新型矿用胶凝材料.为对比分析该矿用胶凝材料与原用水泥对充填体强度影响,首先测试了充填尾砂、充填用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对比了该新型胶凝材料、原矿用水泥PC 32.5标准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利用该新型胶凝材料和原矿用水泥与充填尾砂进行了配比试验,测试了不同砂灰比(4、6、8、10、12)、充填料浆浓度(66%、68%、70%、72%、75%)和养护龄期(7、28、60 d)条件下胶结充填体的单轴抗压强度,确定了该低成本的胶凝材料可完全替代原矿用水泥获得同等的充填体强度.此外,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不同配比参数胶结充填体的微观结构,从水化产物的微观组成方面解释了该新型矿用胶凝材料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 胡家国;古德生;王新民.水泥-粉煤灰-尾砂胶结充填料配比优化及特性研究[J].矿冶,2003(4):7-10. |
[2] | 董璐;高谦;南世卿;杜聚强.超细全尾砂新型胶结充填料水化机理与性能[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571-1577. |
[3] | 徐文彬;杜建华;宋卫东;陈海燕.超细全尾砂材料胶凝成岩机理试验[J].岩土力学,2013(8):2295-2302. |
[4] | 宋卫东;李豪风;雷远坤;梅林芳.程潮铁矿全尾砂胶结性能实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2(01):8-11. |
[5] | 刘志祥;李夕兵;戴塔根;曹平.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模型及与岩体的匹配分析[J].岩土力学,2006(9):1442-1446. |
[6] | 邓代强;姚中亮;杨耀亮.高浓度水泥尾砂充填材料凝结性能研究[J].中国矿业,2006(8):48-50,65. |
[7] | 张钦礼;李谢平;杨伟.基于BP网络的某矿山充填料浆配比优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2867-2874.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