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以硝酸铜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出纳米CuO,与传统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球形纳米CuO相比,高压-热晶法制备的纳米CuO呈片状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及耐老化烧结等实验研究发现,它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球形颗粒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而且自分散,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比能量更高、工作状态稳定.

参考文献

[1] 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吴国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现状与发展[J].电池,2001(02):54-57.
[3] 夏君磊,赵世玺,周振平,张仁刚,刘韩星.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方法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1(09):33-35,41.
[4] 洪伟良,刘剑洪,陈沛,田德余,赵凤起.纳米CuO的制备及其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1(03):254-257.
[5] 史延慧,郝万君,陈岗,冯守华.锂电池阴极材料Li(CoxAl1-x)O2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04):497-500.
[6] 洪伟良,赵凤起,刘剑洪,田德余,罗仲宽.制备纳米氧化铜粉体的新方法[J].火炸药学报,2000(03):7-8,3.
[7] H. Li;X. J. Huang;L. Q. Chen.Nanosized alloy-based anode materials[A].Singapore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