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含氧量的铜/钢双金属棒扩散复合界面氧化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铜中氧含量较少时,扩散复合中基本不形成氧化物.当铜中含氧量较高时,界面附近铜中形成弥散分布的氧化物颗粒;随扩散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氧化物颗粒尺寸变大,分布区域变宽;界面剪切断裂时裂纹在氧化物处形成、扩展.从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结果中可以确定在铜/钢界面附近的氧化物为Fe2O3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氧化物的形成原因.

参考文献

[1] 李宝绵,李兴刚,许光明,崔建忠.铜/钢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2(02):22-24,30.
[2] 吉岡隆幸;大橋修 .銅と各種金属の拡散结合に及ぼす銅中の酸素の影響[J].日本金属学会志(日本),1999,63(08):1036-1042.
[3] 王希琳.铜与45钢扩散接合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3(04):34.
[4] 牛焱.Fe-Cu二元双相合金于600~800℃空气中的氧化[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7(03):173.
[5] 李远士,牛焱,付广艳,吴维(山又).铁在双相Fe-Cu合金中的内外层氧化[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02):225.
[6] 孟杰 .内包覆铜/钢双金属管扩散复合的研究[D].大连铁道学院,2003.
[7] Wada M;Yuchi Y .Fim study of F C C.iron particles in Cu[J].Acta Metallurgy,1988,36:333-339.
[8] 李美栓.金属的高温腐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10-22.
[9] 吉岡隆幸;橋本政靖 .銅-モリブデソ拡散接合部に及ぼす銅中の酸素の影響[J].溶接學會論文集,2000,18(02):256-261.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