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为完善车身冲模结构设计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制件在冲模设计坐标系中定位的概念,并应用六点定位原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冲压方向的选择原则与工序件的设计方法,根据数字设计的特点对拉延模零件及其特征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拉延模数字设计的工作策略与方法.结果表明:制件在冲模设计坐标系中的定位是通过设计基准点与冲压方向实现的;拉延模数字设计的工作策略与方法经工程实例验证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杨玉英,石磊,苏越.汽车覆盖件模具结构的模板化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04(10):902-904.
[2] 叶建红,余世浩,刘品德,邹隽,王剑阳.汽车覆盖件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J].汽车技术,2005(01):33-36.
[3] 陈盛高,骆小红.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基本规范[J].模具工业,2004(02):30-34.
[4] 赵殊,吴伯杰.基于UG软件的汽车覆盖件拉伸模设计[J].模具工业,2003(03):11-13.
[5] 谭建周,吴伯杰.应用UGⅡ设计汽车覆盖件的拉延件[J].现代制造工程,2002(01):29-30.
[6] 王恒.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加工与模具,2001(02):13-15.
[7] 胡道钟;于官树;胡海.基于UG的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应用技术[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2(02):22-24.
[8] 陈亚洲,齐从谦,林建平,甘屹,黄鸿生.汽车覆盖件模具的三维参数化建模[J].电加工与模具,2003(05):29-31.
[9] 王义林;习朝阳;李志刚 .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优化[J].塑性工程学报,1994,1(01):25-31.
[10] 程迎潮,刘罡,范国辉.国内外轿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设计概况[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4(04):26-29.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