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为改善高速钢、模具钢和45钢的抗擦伤性能,采用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在这三种材料表面生成了FeS固体润滑渗硫层.在QP-100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比研究了这三种材料渗硫层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抗擦伤及摩擦学性能.利用SEM与XRD观察分析了渗硫层截面、擦伤面形貌及表面相结构, 利用AES及XPS分析了擦伤表面元素沿深度的分布及边界润滑膜化合物的价态.研究表明,渗硫后三种材料的抗擦伤及摩擦学性能都有明显改善,其中渗硫高速钢的抗擦伤性最好,其后依次为渗硫模具钢、渗硫45钢.分析认为,不同钢种渗硫层抗擦伤性能的差异主要由基体硬度、组织结构及耐蚀性三方面决定.

参考文献

[1] 马雁声 等.45钢化学热处理表面与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协同作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5,17(01):95-99.
[2] 徐桂珍,刘家浚,马晓华.45钢上几种表面涂层的微动损伤行为和机理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1999(02):1.
[3] 徐桂珍,周仲荣,刘家浚.基体材料特性对涂层抗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J].摩擦学学报,1999(03):229.
[4] 张宁,庄大明,王燕华,刘家浚,方晓东,官明喜.低温离子渗硫层的结构和减摩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00(01):61-65.
[5] 张宁,庄大明,刘家浚.离子渗硫层的抗擦伤性能及耐磨性研究[J].金属热处理学报,2000(04):41-45.
[6] Yongwu Zhao et al.The nature of the friction transition as a function of load and speed for the steel/steel system[J].Tribology Transactions,1990,33:648-652.
[7] 高彩桥.金属摩擦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16-38.
[8] 袁叔贵;肖继闯.低温离子渗硫后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J].金属热处理,1985(04):45-48.
[9] 马泗春.材料科学基础[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53-260.
[10] 李金柱;赵闺彦.腐蚀和腐蚀控制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166-168.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