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对热活化煤矸石作为水泥混合材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煤矸石的最佳热激活工艺制度为700℃保温2h.为了解煤矸石水泥复合体系的水化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汞压入法(MIP)等测试方法对其水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及孔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煅烧后的煤矸石具有一定的活性;随着水化龄期的变化,复合体系中水化产物、微观结构特征及孔结构性能等的变化与水泥的水化过程基本是一致的.试验结果对煤矸石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志强;张仁水 .煤矸石的特性及应用[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4,13(01):67-71.
[2] 杨志强.探索煤矸石活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建材,1993(09):45-46.
[3] 冯彬.煤矸石活性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0(07):349-351,353.
[4] 关建适 .煤炭灰渣的活性[J].硅酸盐学报,1980,8(04):425-429.
[5] 杨南如;岳文海.无机非金属材料图谱手册[M].武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5.
[6] 沈威.水泥工艺学[M].武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184-187.
[7] 杨启凯.分析化学实验[M].武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39-43.
[8] GB/T 176-1996.GB/T 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S].
[9] (内部资料)水泥工艺实验[M].,1995:108-110.
[10] 杨南如.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M].武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184.
[11] 诸培南;翁臻培.无机非金属材料显微结构图册[M].武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61-175.
[12] 廉慧珍;童良;陈恩义.建筑材料物相研究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05-130.
[13] 侯贵华,钟白茜,杨南如.掺煅烧石膏水泥早期水化过程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2(06):675-680.
[14] 付兴华,侯文萍,侯宪钦,杨春霞,董友军,文福民,孙景旭.公路粉煤灰水泥水化产物及机理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1(03):14-22.
[15] Shi C J .Early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of activated lime-fly ash pastes[J].Con Res,1996,26:1351-1359.
[16] Katz A .Microscopic study of alkali-activated fly ash[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1998,28:197-208.
[17] M.Singh;M.Garg .Cementitious binder from fly ash and other industrial wastes[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1999(3):309-314.
[18] Y.Fan;S.Yin .Activation of fly ash and its effects on cement properties[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1999(4):467-472.
[19] 李东旭 .高掺量矿渣、磷渣生态水泥的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1998.
[20] 李东旭;毛良喜;吴学权 .外加剂对高掺量磷渣水泥的强度和孔结构性能的影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02):44-48.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