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常规的铝合金碱蚀工序时间长,易产生"过腐蚀";处理的温度高,易产生白色斑点,碱雾逸出造成环境污染;碱蚀后除去残留碱液和黑色挂灰需进行中和处理,工艺繁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新老工艺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在同一槽中完成三道工序,即采用酸性浸蚀液(含有添加物HS-301酸蚀剂)的新工艺.新工艺可在室温下除去铝合金上的油污和氧化膜,获得光亮、平整、洁净的表面,不用碱液,铝材损耗、槽液沉淀少,减少了污染,有利于环保.同时,还介绍了HS-301酸蚀剂的组分、特性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华梁;吴仲达;秦月文.电镀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2] 王宗仁,孔庆山,巩桂芬.铝合金表面陶瓷化对前处理的依赖性[J].电镀与精饰,2002(03):15-18.
[3] 张建新,苏亚军.6063铝合金型材氧化过程中出现"白斑"的原因分析及解决[J].电镀与涂饰,2002(01):66-68.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