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青铜兵器是青铜时代耀眼的明珠,其中青铜剑最为引人注目.本文从青铜剑的成分组成、铸造工艺和表面 处理技术三方面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为青铜器的防腐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朱风翰.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271-272.
[2] 詹开逊.谈新干大洋洲商慕出土的青铜兵器[J].文物,1994(12):82-92.
[3] 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兵器[J].考古与文物,1996(06):15-27.
[4] 王振华.商周青铜兵器[M].台北:古越阁出版社,1993:32-36.
[5] 田长浒.中国铸造技术史(古代卷)[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5:58-70.
[6] 王成兴;尹慧道.文物保护技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106-111.
[7] 田长浒.中国古代典型青铜铸件的分析[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85(01):16-23.
[8] 曾中懋.巴蜀式青铜剑虎斑纹的铸造工艺[J].四川文物,1993(05):72-74.
[9] 夏文干.秦代青铜表面的防腐蚀技术探讨[J].材料保护,1987(02):41.
[10] 廉海萍;谭德睿.东周青铜复合剑制作技术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ZK):31g-334.
[11] 廉海萍,谭德睿,徐惠康.东周时期青铜剑首同心圆的制作技术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03):40-43.
[12] 陈琦平.名剑之王--越王勾践剑[J].轻兵器,2005(11):50-54.
[13] 钟家让,郭桂珍.青铜古剑表面处理工艺初探[J].文物世界,2004(06):63-65.
[14] 凌业勤.中国古代传统铸造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32-33.
[15] 姚智辉,孙淑云,肖磷,白玉龙.巴蜀青铜兵器表面"虎斑纹"的考察、分析与研究[J].文物,2007(02):67-73,96.
[16] 张子高.从镀锡铜器谈到鏊字本义[J].考古学报,1958(03)
[17] 万俐.中国古代青铜器表面处理技术几个研究课题的思考[J].东南文化,1993(06):119-127.
[18] 亚历山大·科索拉波茨;约翰·特威利;曾中懋.中国古代巴蜀式青铜剑上的虎斑纹装饰-古代锡汞齐的证据[J].四川文物,1999(05):76-78.
[19] 廉海萍.东周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04(03):43.
[20] 廉海萍,谭德睿,吴则嘉,苏立民,李晋,章国英.2500年前中国青铜兵器表面合金化技术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8(05):56-58.
[21] 庚晋.古代刀剑的外观处理技术[J].铸造技术,2004(03):226-228.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