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基于弹性理论建立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交叉模型.这种模型简单,易于计算,易于程序化,但弹性常数计算结果有一定误差.本文作者总结了影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因素,并首次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交叉模型进行了两次修正.每次修正的原因与结果不同.首先对传统的单向复合材料的体胞模型进行修正;基于此,又考虑了编织体结构的纤维束的曲线弧度的影响,并应用正弦曲线模拟了纤维束的曲线弧度,对模型进行第二次修正.由修正后的交叉模型应用MATLAB计算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拉伸载荷下纤维束截面的应力情况.由两次修正的交叉模型计算的弹性常数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由应力大小分析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破坏的应力解释.

参考文献

[1] 王玉林,万怡灶,陈桂才,等.三维编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及外应力的影响 [J].复合材料学报, 2002, 19(6): 101-105.
[2] 梁军,陈晓峰.多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J].力学进展,1999,29(2): 197-210.
[3] 杨朝坤.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J].材料工程,2002,(7):33-35.
[4] Wu D L. Three-cell model and 5D braided structural composites [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6,56(3): 225-233.
[5] Surya R, Kalidindi, Eric Franco.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isostrain and weighted-average models for elastic modulus of three-dimensional composites [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57(3): 293-305.
[6] 刘振国, 冯志海.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剪切性能的数值预报 [J].复合材料学报,2000,17(2): 66-69.
[7] 琼斯 R M 著.复合材料力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53-60.
[8] 李顺林编.复合材料力学引论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162-168.
[9] 塔诺波尔斯基尤姆著. 复合材料静载性能试验方法 [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42-44.
[10] 刘振国,陆萌,麦汉超,等.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数值预报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26(2):182-185.
[11] 卢子兴,冯志海,寇长河,等.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研究 [J].复合材料学报,1999,16(3): 129-134.
[12] 孙慧玉.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J].实验力学,1997,12(3): 335-341.
[13] 黎观生,李建友,徐新.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研究 [J].材料工程,1997,(6):39-41.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