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技术 , 2017, 46(4): 191-196.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4.031
生物医用钛表面热还原银微纳米颗粒研究

付涛 1, , 孙嘉懋 2, , 李少峰 3, , 杨水云 4, , 王丽君 5, , 宁攀 6,

1.西安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2.西安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3.西安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4.西安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5.西安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6.西安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目的 尝试改进生物医用钛的常用碱热处理表面改性方法,使钛不仅具有生物活性,而且具有抗菌性能.方法将纯钛片磨光和清洗,在60℃2.5 mol/L NaOH溶液中进行碱液处理后,分别在0.2、1、5、20 mmol/L硝酸银溶液中浸渍,然后把未浸渍和浸渍的试样在600℃热处理1 h,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膜层的成分和结构,评价试样的抗菌性能和生物活性.结果在浓度≥1 mmol/L硝酸银溶液中浸渍制备的试样,检测到单质银的X射线衍射峰.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随着硝酸银浓度的升高,银颗粒从约100 nm增加到1.5μm以上;钛酸钠凝胶层和银颗粒具有较好的附着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检测到金属银和少量银化合物.抗菌实验和模拟体液实验表明,随着硝酸银浓度的升高,试样的抗菌活性升高,但生物活性下降.结论碱液-硝酸银溶液浸渍-热处理方法改善了钛的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这为钛基硬组织植入体的表面改性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关键词:   碱液处理     抗菌   生物活性
引用: 付涛, 孙嘉懋, 李少峰, 杨水云, 王丽君, 宁攀 生物医用钛表面热还原银微纳米颗粒研究. 表面技术 , 2017, 46(4): 191-196.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4.031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