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技术 , 2017, 46(2): 40-45.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2.006
模拟青铜文物粉状锈表面的超疏水制备及表征

伍思敏 1, , 闫莹 2, , 白钟庆 3, , 周浩 4, , 吴来明 5, , 林颖 6, , 蔡兰坤 7,

1.华东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2.华东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3.华东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4.上海博物馆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200050;
5.上海博物馆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200050;
6.华东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7.华东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目的 粉状锈会严重危害青铜文物,研究青铜文物粉状锈表面性质对建立合理有效的防护方法 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通过自组装技术,在染有粉状锈的青铜试片表面制备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复合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接触角测量仪,对复合膜表面的形貌特征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利用电化学测试研究试片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显示,在试片的粉状锈表面形成了良好的硅烷复合膜.经自组装后的试片表面具有超疏水性,接触角从86.3°提高到155.2°.水滴与试片表面的接触面中约91.3%是液/气界面,只有较少一部分液体与试片接触.自组装后,试片的耐腐蚀性显著提升,试片的自腐蚀电流密度Jcorr由2.58×10–2 mA/cm2降低到1.081×10–2 mA/cm2,缓蚀效率为95.81%.结论 硅烷复合膜可以在试片的粉状锈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地隔绝试片与液体的接触,使其具有超疏水性,同时提高其耐腐蚀性.
关键词: 粉状锈   青铜   超疏水   自组装   硅烷   耐蚀性
引用: 伍思敏, 闫莹, 白钟庆, 周浩, 吴来明, 林颖, 蔡兰坤 模拟青铜文物粉状锈表面的超疏水制备及表征. 表面技术 , 2017, 46(2): 40-45.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2.006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