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长友
,
张彩碚
,
贺连龙
,
张国兴
,
雷家锋
金属学报
利用分析电子显微镜(AEM)研究了磁控溅射法+真空热压方法制备的SiC纤维增强Ti-22Al-23Nb-2Ta(原子分数, %)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微结构. 该复合材料的纤维/合金界面由细晶粒的TiC+TiSi层、等轴晶TiC层和(Al, Ti)Nb2相层组成. 界面的形成主要是基体合金中的Ti元素与SiC纤维表面的C涂层直接反应生成TiC; 同时导致在次层形成贫Ti层和贫Ti层中Nb元素富集, 以致形成(Al, Ti)Nb2相.
关键词:
SiCf
,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
composite
蔡杉
,
佘冬苓
,
董研
,
李占一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2.06.004
概述了国外碳化硅连续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制、性能及应用情况,并对箔压法制备SiCf/Ti复合材料的工艺及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FFF法制作的SiCf/Ti复合板材性能达到国外同类材料水平.此外,本研究还对SiCf/Ti复合材料各主要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真空等离子喷涂工艺是较有前途的.
关键词:
SiCf/Ti复合材料
,
涂层
,
热压
,
等离子喷涂
Guoxing ZHANG
,
Qiang KANG
,
Nanlin SHI
,
Geping LI
,
Dong LI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a SiCf/Ti (TA1) composite was fabricated by a vacuum hot pressing method and then heat-treated in vacuum at 800℃ for up to 100 h. The elemental distributions of C, Si and Ti at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zon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zone occurs during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continuously grows at high temperature because the Si and C atoms diffuse from SiC fibers to the matrix and Ti atoms diffus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growth of the reaction zone is diffusion controlled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can be described by a reactive diffusion model of solid-state growth of an AmBn layer between two elementary substances A and B.
关键词:
SiCf/Ti (TA1) composite
,
null
,
null
刘海韬
,
程海峰
,
王军
,
唐耿平
材料导报
分析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FRCMCs)中界面相类型以及各界面相在CFRCMCs中的作用,综述了热解碳(PyC)、氮化硼(BN)、难熔氧化物以及复合界面相在SiCf/SiC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SiCf/SiC复合材料界面相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SiCf/SiC复合材料
,
界面相
,
力学性能
张旭
,
王玉敏
,
杨青
,
雷家峰
,
杨锐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127
研究了SiCf/TC17复合材料的室温、高温(773K)拉伸性能及其断裂机制.结果表明:SiCf/TC17复合材料室温、高温应力-应变曲线受纤维线弹性变形和基体屈服程度影响呈现不同的形状;室温断裂机制主要是反应层多次断裂、纤维一次断裂和基体脆性断裂等,高温断裂机制主要是纤维多次断裂、基体韧性断裂和大范围的界面脱黏等;纤维累计损伤理论适合于对SiCf/TC17复合材料断裂强度的估测,其中室温断裂强度符合临界断裂纤维数大于或等于3时的局部承担载荷模型,高温断裂强度符合均匀承担载荷模型.结合断裂机制和强度估算结果,详细论述了SiCf/TC17复合材料室温、高温拉伸断裂过程.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
SiC纤维
,
拉伸性能
,
断裂机制
,
断裂过程
王亦菲
,
叶飞
,
刘伟峰
,
马青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分别采用酚醛和沥青为先驱体,在连续SiC纤维表面进行涂层制备,采用SEM、表面能谱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涂层组成、结构及其对SiC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含碳涂层的SiC纤维和聚碳硅烷(PCS)为原料通过先驱体转化法(PIP)制备SiCf/SiC复合材料,对其微观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涂层处理后,在连续SiC纤维表面涂敷了一层无定形碳,纤维表面缺陷得到改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采用碳涂层SiC纤维制备SiCk/SiC复合材料后,断裂韧性明显提高.通过涂层处理有效地改善了SiCf/SiC复合材料的韧性.
关键词:
SiC纤维
,
碳涂层
,
SiCf/SiC复合材料
聂明明
,
徐志锋
,
徐燕杰
,
余欢
,
王振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分别以ZL102、ZL114A、ZL205A及ZL301这4种合金为基体,以SiC纤维为增强体,采用真空气压浸渗法制备SiCf体积分数为40%的连续SiCf/Al复合材料。采用TEM和SEM对不同基体合金的SiCf/Al复合材料界面及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并测试其拉伸强度。结果表明:不同基体合金的连续 SiCf/Al 复合材料界面形貌存在明显差异,其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SiCf/ZL102复合材料的界面存在细小的针状 Al4C3相,无明显界面层,呈弱界面结合,平均拉伸强度为615.7 MPa,断口纤维拔出现象明显;SiCf/ZL205A复合材料的界面存在块状的Al4C3相及CuAl2相,呈强界面结合,平均拉伸强度为385.1 MPa,断口平齐;SiCf/ZL114A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较SiCf/ZL102复合材料的强,平均拉伸强度为475.9 MPa;SiCf/ZL301复合材料的界面存在棒状Al4C3相,大量Mg元素的富集降低界面反应,界面结合强度适中,平均拉伸强度为769.3 MPa,断口出现韧窝,基体改变裂纹横向传播的方向。
关键词:
基体合金
,
SiCf/Al复合材料
,
拉伸强度
,
界面
,
真空气压浸渗
王洪磊
,
周新贵
,
于海蛟
,
赵爽
,
罗征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11.002
以国产KD-1型SiC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和酚醛树脂浸渍裂解获得两种碳源的多孔SiCf/C,通过气相渗硅工艺制备了KD-1 SiCf/SiC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碳源的多孔SiCf/C,经过气相渗硅得到SiCf/SiC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相差较大,分别为12.9,2.0MPa·m1/2.而对于酚醛树脂浸渍裂解制备的高孔隙率SiCf/C中间体,经过气相渗硅得到SiCf/SiC复合材料的密度及力学性能明显高于由低孔隙率SiCf/C得到的SiCf/SiC复合材料.
关键词:
SiCf/SiC
,
气相渗硅
,
化学气相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