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柯进
,
陈代雄
,
张芹
,
胡波
,
王天正
,
陈婉琦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2.012
国内某高细泥氧化铜矿氧化率高,铜矿物种类多,主要为氧化铜并含有部分次生硫化铜.原矿中铜矿物嵌布粒度细,含泥量高,致使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不高.根据矿石性质特点研究采用硫氧混合浮选的原则工艺流程,原矿在磨矿细度为85.3%-74 μm,矿浆浓度为27.32%条件下,采用CMC作为矿泥分散抑制剂,硫化钠作为活化剂,丁基铵黑药作为捕收剂,松醇油作为起泡剂的药剂制度,获得铜精矿含铜29.89%、铜回收率64.20%的选矿指标.
关键词:
浮选
,
氧化铜矿
,
高泥质
,
低浓度
,
硫氧混浮
张谷平
,
王秀美
,
金世斌
,
程晓霞
,
柳华丽
,
张太雄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413
西藏某难选铜铅多金属矿石中多种金属矿物密切共生,硫化物之间嵌连关系较为复杂,且含有大量的次生硫化铜及氧化铜矿物,铜铅分选极为困难.针对该矿石特点,进行了铜铅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分离、优先浮钼、优先浮铜-再浮铅等多种工艺流程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优先浮铜-再浮铅工艺流程可获得较好指标,闭路试验获得铜品位25.01 %、铜回收率81.92 %、含铅6.71 %的铜精矿,铅品位45.89 %、铅回收率70.09 %、含铜1.69 %的铅精矿,实现了矿石中铜铅的有效分离.
关键词:
难选铜铅多金属矿石
,
次生铜矿物
,
氧化铜矿物
,
铜铅分离
,
优先浮选
毕克俊
,
方建军
,
张琳
,
李国栋
贵金属
某高碱性含银氧化铜矿氨浸渣含银145.55 g/t。对氨浸渣进行了浮恒回收银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粗一扫两精的流程,经过闭路流程试验,可获得达到计价标准的银精矿,其银品位为1999.58 g/t、回收率80.78%。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
氧化铜矿
,
氨浸渣
,
浮恒
,
银回收
冯博
,
汪惠惠
,
周利华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1.012
根据新疆某硫化铜镍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两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铜镍混合浮选流程,用碳酸钠作pH调整剂,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作抑制剂,混合黄药作捕收剂,得到混合精矿含镍10.89%、含铜4.27%,镍回收率81.61%、铜回收率85.03%,氧化镁含量低于6.8%.六偏磷酸钠能分散蛇纹石与硫化矿物,降低蛇纹石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而羧甲基纤维素能抑制含镁硅酸盐矿物的上浮,实现硫化矿物与含镁硅酸盐脉石的浮选分离.
关键词:
铜镍矿
,
工艺矿物学
,
浮选
,
调整剂
袁世伦
,
周生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6.006
从盘区布置、隔离矿柱宽度和回采方法、采准系统、采场结构参数、盘区与采场回采顺序等方面入手,采用大型的无轨穿孔设备和出矿设备,同时创新和运用先进的采准切割等工艺技术与之配合,运用最优化理论,进行回采顺序优化和排产优化,使采切工程、凿岩爆破工程、出矿工程和充填工程保持连续性,实现同时作业采场数少、设备利用率高、产量稳定等良性生产循环.通过研究和3个采场的工业试验,形成了深井缓倾斜厚大矿体的大盘区、大采场、大产能的采矿工艺技术.
关键词:
深井开采
,
难采铜矿床
,
采矿方法
,
采准系统
,
冬瓜山铜矿
黄明清
,
吴爱祥
,
肖云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12.010
为了研究某高山矿区高碱复杂氧化铜矿石硫酸浸出过程动力学,试验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探针分析研究了矿石的化学特征;对浸出温度、矿石粒度、液固比和初始酸度等因素进行了多水平的搅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选取的各因素能显著影响矿石的浸出率和浸出速率.采用未反应的缩小核模型进行浸出动力学分析,从动力学模型、表观活化能和颗粒表层产物3方面确定表面化学反应为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得出矿石表观活化能和宏观浸出速率方程,并解释了反应后期浸出体系的化学动态平衡.
关键词:
高碱复杂氧化铜石
,
缩小核模型
,
表观活化能
,
表层固膜
杨俊龙
,
刘全军
,
郭艳华
,
肖红
,
姜美光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4.023
针对极低品位氧化铜矿及其伴生元素的回收技术难题,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吉林某大型氧化铜矿进行了试验和研究.该矿中铜的品位为0.22%,氧化率高达40%,金的品位为0.5 g·t-1.显微镜观察发现,无独立的氧化铜矿物存在.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归纳、比较探索流程试验结果,确定了重选-氧硫混浮工艺流程.重选采用Falcon离心选矿机对金进行回收,尾矿进行铜的浮选试验研究.条件试验对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磨矿细度-0.074 mm占76%,硫化钠用量1000 g·t-1,硫酸铵1000 g·t-1,组合捕收剂丁基黄药+丁胺黑药+氨基双磷酸为(60+30+100) g·t-1时,铜矿物的回收指标最高.闭路流程试验获得金精矿中金品位121.45 g·t-1、回收率60.73%;铜精矿中铜品位15.63%、回收率79.57%,伴生金的品位13.56 g·t-1、回收率为30.38%,达到了计价金的标准.金的总回收率为91.11%,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
低品位
,
Falcon
,
硫化钠
,
硫酸铵
,
氧化铜
,
金
张旭
,
冯雅丽
,
李浩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39-X
通过控制生物浸出试验中软锰矿用量、过程pH和细菌接菌量等条件,对添加软锰矿强化复杂难选冶含砷金矿的生物氧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软锰矿可以缩短含砷金矿的生物氧化时间,砷的浸出率达到94.4%。反应过程中实现了含砷金矿中砷黄铁矿氧化的同时,软锰矿中锰元素高效浸出。生物浸出渣的氰化浸出实验结果表明,经软锰矿强化生物氧化后,生物浸出渣中金的氰化浸出率达到95.8%。生物浸出过程中,添加软锰矿能提高生物浸出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促进生物氧化过程,且添加软锰矿后生物浸出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反应方式。
关键词:
含砷金矿
,
软锰矿
,
生物氧化
,
氧化亚铁硫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