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630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防污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军 , 赵斌

材料导报

首先介绍了海洋微生物藻类对人们生活及各种海洋设施产生的巨大危害,并且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各种防污材料的研究发展过程、存在的优缺点及防污机理,还分别介绍了无机防污和有机防污的使用特点、范围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防污 , 无机 , 有机

吡啶硫酮锌在乳胶漆中的防霉性研究

张熠 , 陈炳耀 , 陈明毅 , 刘伟 , 徐野 ,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2.01.005

对比了各种防霉单体的化学结构式及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乳胶漆中的防霉性比较,通过对不同种类防霉的性能实验及环保性法规探讨,研究了吡啶硫酮锌在乳胶漆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吡啶硫酮锌 , 防霉 , 环保法规

漆膜性能测试及评价标准探讨

谢小保 , 欧阳友生 , 陈仪本 , 彭红 , 曾海燕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9.01.022

介绍了藻类的概念、分布及特性,分析了国内外漆膜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了正确评价漆膜的性能,并结合我国涂料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测试方法滞后的现状,讨论了我国制定"漆膜性测定法"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和制定依据.

关键词: 漆膜 , 性能 , 测试方法

防污的研究进展

郭虹 , 翟玉春 , 辛喆 , 徐馨阳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6.02.019

防污涂料中所使用的大部分防污(如有机锡、铜和汞及其化合物等)都具有毒性,会对海洋及环境造成污染,其中有些已被禁止使用.从环保角度来讲,需要找到高效无毒防污来替代这些有毒物质.本文简述了目前防污涂料中常用的防污,着重介绍了新型防污的研究方向及现状.

关键词: 防污 , 防污涂料 , 污损

新型防污的合成、生物毒性以及防污性能的研究

丛巍巍 , 于良民 , 姜晓辉 , 李霞 , 赵海洲

材料导报

介绍了N,N′-二苯氧乙氧基丙基二硫代二丙酰胺(PEPD)等5种二硫代二丙酰胺类化合物(PD)的合成,采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波谱(1H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这5种化合物进行了抑菌和杀的生物毒性研究,抑菌实验结果表明,5种受试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裂殖酵母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PEPD对3种菌株的MTC值分别为0.1250mg/mL、0.0625mg/mL、0.1250mg/mL;杀实验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对湛江叉边金等4种藻类均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其中以PEPD的抑制性能最显著,24h和48h的LC50分别为2.10μg/mL和1.55μg/mL.以5种化合物为防污制备了海洋防污涂料,5个月的实海挂板结果显示较空白板只有少量大型污损生物附着.

关键词: 二硫代二丙酰胺 , 合成 , 抑菌 , , 防污性能

船舶防污涂料用防污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王晶晶 , 黄从树 , 谢志鹏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10.06.016

本文叙述了防污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着重介绍了新型防污的研究现状及方向.

关键词: 无毒环保 , 防污 , 涂料

环境友好型防污及海洋防污涂料的研究进展

刘超 , 付玉彬 , 郑纪勇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9.04.017

本文概括了海洋生物的附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环境友好型防污与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概况,并对未来环境友好型防污涂料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防污涂料 , 环境友好型涂料 , 防污 , 附着

天然防污及分离鉴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刘会会 , 郑纪勇 , 付玉彬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0.09.018

随着人们对海洋环境的日益重视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传统的防污将逐步被新型高效无毒的防污替代,其中新型防污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天然提取物.本文综述了新型天然防污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天然防污的提取分离方法和分子结构鉴定方法,并指出了天然防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天然防污 , 提取与分离 , 波谱鉴定

海洋防污及其缓控释技术进展

许凤玲 , 蔺存国 , 于泓先 , 郑纪勇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洋生物防污及其缓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对防污控释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新型防污智能控释技术,最后结合本单位研究内容介绍了本单位研究的防污温敏控释技术.

关键词: 海洋防污 , 智能控释 , 温敏材料

基于分子对接的取代脲类除草对羊角月牙的 毒性大于铜绿微囊的机理初探

秦孟楠 , 宋春磊 , 林志芬 , 孔令云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1.2015070802

本文以蓝藻水华优势种——铜绿微囊和典型绿藻——羊角月牙为受试生物,测定了4种取代脲类除草对两种的96 h急性毒性,并初步探讨了引起毒性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4种取代脲类除草对羊角月牙的毒性均大于铜绿微囊.分子对接的结果表明,取代脲类除草与羊角月牙的D1蛋白的结合能力大于铜绿微囊,这可能是导致羊角月牙对取代脲类除草更加敏感的原因.同时,分子对接揭示了氯离子可以增加取代脲类除草的疏水性,从而使化合物更易接近活性位点内部的疏水区域,更易与相应的氨基酸形成氢键.

关键词: 铜绿微囊 , 羊角月牙 , 取代脲类除草 , 毒性 , 分子对接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63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