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
段玉丰
涂料工业
分别采用经过相反转过程的水入蜡乳化法和直接将蜡加入水中进行乳化的蜡入水乳化法2种工艺制备蜡乳液,测试所得蜡乳液粒径及分布等性能,分析乳化剂选择及复配、乳化剂用量、蜡水质量比、搅拌速度、乳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蜡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相反转工艺,以乳化剂Span-80、Tween-80和助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组成乳化剂体系,在乳化剂的用量为蜡质量的20%、蜡水质量比为1∶5、乳化温度为90℃、搅拌速度大于1 500 r/min,乳化时间为40 min条件下,能够得到平均粒径小于100 nm的蜡乳液.透射电镜照片显示蜡乳液粒子形状为球形.
关键词:
相反转工艺
,
蜡乳液
,
粒径及分布
,
巴西棕榈蜡
张辉
,
崔燕朋
,
强西怀
,
董艳勇
涂料工业
将阳离子聚乙烯(PE)蜡乳液与阳离子树脂混合成膜,考查了蜡乳液对涂膜力学性能、耐水性和耐溶剂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5:55≤m(PE蜡乳液):m(阳离子树脂)≤20:40时,PE蜡乳液可改善丙烯酸树脂膜和聚氨酯膜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等力学性能,并能提高涂膜的耐磨性、耐水性和耐溶剂性.
关键词:
阳离子
,
聚乙烯蜡乳液
,
树脂
,
涂膜
刘清泉
,
周仕祥
,
杨震
,
瞿作明
,
杨萍
,
周建华
,
高敬民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2.11.011
采用高压乳化法,以氧化聚乙烯(OPE)蜡为原料用单一乳化剂制备了淡黄色、半透明的非离子型OPE蜡微乳液.考察了非离子型乳化剂的用量和乳化压力对OPE蜡微乳液的乳胶粒子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乳化剂用量或增加乳化压力均有利于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形成粒径更小的OPE乳胶粒子.在乳化剂用量为OPE蜡的25%、助剂用量为乳化剂的5%,乳化时压力为(8.5±0.5)MPa时,可获得性能良好的非离子型OPE微乳液.
关键词:
氧化聚乙烯蜡
,
非离子型乳化剂
,
微乳液
张丹
,
余光华
,
Huining Xiao
,
董翠华
,
龙柱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1.051
胍盐类抗菌聚合物通过接枝的方法固定在了棕榈蜡乳液微粒的表面.耦合试剂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将抗菌剂和棕榈蜡乳液微粒通过共价键的方式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结合作用力.该种新型的棕榈蜡乳液微粒具有水蒸气阻隔和抗菌的双重功效,是一种可用于蔬果包装等用途的天然绿色纸用助剂.
关键词:
抗菌
,
水蒸气透过率
,
胍盐
,
棕榈蜡
,
包装纸
张辉
,
崔燕朋
,
强西怀
,
王艳娇
,
李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丙烯酸为单体,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对聚乙烯蜡进行接枝改性。结果表明,当m(引发剂)∶m(聚乙烯蜡)=0.5∶100,m(丙烯酸)∶m(聚乙烯蜡)=15∶100,m(二甲苯)∶m(聚乙烯蜡)=300∶10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可制得酸值为14 mg KOH/g蜡的接枝改性蜡。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聚乙烯蜡分子中引入了羧基。对接枝蜡用复合乳化剂、相转化法进行剪切乳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乙烯蜡易乳化分散,m(OS15)∶m(改性蜡)=10∶100,乳化温度为90℃~95℃,连续剪切分散30 min~40min,可制得均一、稳定的接枝改性蜡乳液,乳液平均粒径为5.8μm。
关键词:
聚乙烯蜡
,
接枝改性
,
丙烯酸
,
乳化
周磊
,
王云飞
,
华云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汽车空腔防腐用防锈蜡的组成和防锈机理以及注蜡和喷蜡2种涂覆工艺,对水基蜡、溶剂型蜡和纯蜡喷涂工艺进行了讨论,为汽车空腔防锈蜡涂覆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汽车
,
空腔
,
涂装
,
防腐
,
防锈蜡
,
浇注
,
喷涂
张辉
,
董艳勇
,
强西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硬脂酸锌作催化荆,空气氧化法制备氧化聚乙烯蜡.结果表明,在温度160℃~170℃,空气流量为800 L/h,催化荆用量为1.0%~2.0%的条件下氧化聚乙烯蜡6 h,可制得酸值20.0 rag KOH/g~25.0 mg KOH/g蜡的氧化蜡;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氧化后蜡分子中引入了羧基、羰基等官能团.对氧化蜡用阳非离子复合乳化剂、相转化法进行剪切乳化.考察乳液稳定性及粒径,实验表明,乳化剂OS-15'和1631用量分别为氧化蜡质量的15%和5%,乳化温度为90℃~95℃,连续剪切分散40 min~60 min,可制得均一、稳定的阳离子氧化聚乙烯蜡乳液,平均粒径为5.8 μm.
关键词:
聚乙烯蜡
,
氧化
,
氧化聚乙烯蜡
,
乳化
朱大禹
,
林妹琦
,
陈文艺
,
金文英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8.08.012
采用改性石蜡代替天然蜂蜡,对汽车上光蜡的配方进行了改性研究.分别考察了自制乳化剂和增稠剂及其质量分数以及乳化工艺条件(如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对乳化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石蜡和改性石蜡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复合乳化剂,其用量为2.1%~2.5%(质量分数),增稠剂用量为2.9%~3.4%(质量分数),在乳化温度85℃、乳化时间40 min、搅拌速度为l 000 r/min的工艺条件下,制成的乳化蜡产品呈半透明白色乳液,略带蓝光,中性,放置60 d以上仍呈现良好的稳定性.以该乳化蜡作为汽车上光蜡的原料,其中石蜡和改性石蜡的含量在15%~20%(质量分数),同时配以其他表面活性剂、光亮剂和其他助剂制备出汽车用乳化上光蜡.该产品使清洗上光和打蜡一步完成,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关键词:
石蜡
,
乳化蜡
,
乳化剂
,
上光蜡
杨红静
,
杨树章
,
马廷丽
,
高立国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3.020
介绍了国内外清防蜡工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结蜡机理及结蜡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已被各油田广泛使用的四种防蜡技术(机械清蜡、表面能防蜡、化学清防蜡和微生物清防蜡)的防蜡机理、特点、适用性及现场应用效果,以便能为各油田在生产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清防蜡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清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提出改进现有技术和开发高效、稳定、多功能的清防蜡剂是清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结蜡机理
,
结蜡影响因素
,
清防蜡技术
,
机械清蜡
,
表面能防蜡
,
化学清防蜡
,
微生物清防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