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
,
李宁
,
黎德育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10.010
在确定镀锌板耐指纹涂料主要组分为水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交联剂的基础上,采用模拟中性盐雾试验、5%NaCl盐水浸泡试验、沸水加速试验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超细SiO2微粉、锆盐、偶联剂等助剂对涂料性能及涂层质量的影响,并给出了各组分的合理用量:2.5%SiO2,1.5%锆盐,1%硅烷偶联剂(以上均为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镀锌板涂覆耐指纹涂料后具有优良的耐指纹、耐黑变等性能.
关键词:
耐指纹
,
助剂
,
涂料
,
耐蚀性
,
耐黑变性
卢燕平
,
屈祖玉
,
任玉苓
钢铁研究学报
应用SEM、EDX、XPS等分析技术研究了耐指纹板SECCN2表面黑变膜的形貌、组成和结构,并对黑变成因及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黑变膜厚度约为75 nm,它 是 由ZnO1-x、ZnO、Zn(OH)2、Cr2O3、CrOOH、CrO3和SiO2等物质组成;膜表层的锌是以ZnO形态存在,而膜内层的锌则以非化学计量化合物ZnO1-x形态存在。黑变是有机膜下锌的阳极活化溶解和有机膜产生的光的干涉作用所致。
关键词:
电镀锌层
,
有机复合膜
,
铬酸盐膜
,
黑变
卢琳
,
金德林
,
沈明波
,
刘兵
,
李晓刚
材料保护
为了进一步探讨无铬型耐指纹电镀锌板发生黑变的原因及机理,采用SEM,EDX,XRD,色差仪以及原子吸收光谱等技术对耐指纹电镀锌钢板黑变试样表面形貌、腐蚀产物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耐指纹有机膜固化温度低(工艺要求:10~150℃,实际95℃)、水质质量差(含大量Cl~-)、清洗次数少,使耐指纹镀锌板的明度值(L)由79.15下降到63.25,表面明显"黑化";黑变膜是由ZnO,Zn(OH)_2,ZnCl_2·4Zn(OH)_2等组成,原因主要是有机膜下形成的氧浓差电池诱发的锌的阳极活性溶解,镀锌层表面低pH值和残存的Cl~-对锌层腐蚀有促进作用.据此揭示了耐指纹板发生黑变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黑色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黑变膜
,
无铬
,
耐指纹
,
电镀锌板
,
腐蚀
刘灿培
,
吴贺君
,
叶陈海
,
陈明锋
,
钟伟
,
吴家辉
,
刘永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紫外线照射和热老化方法研究了促进剂对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抗紫外线、耐热老化以及耐黄变性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促进剂对浅色硫化胶的抗紫外线和耐热老化能力有决定性的功能作用,紫外线照射和受热使橡胶表面发生氧化而黄变和开裂,并使力学性能劣化。253.7 nm紫外线照射可作为快速测试、评判和预示白色或浅色硫化胶的抗紫外线、耐热老化以及耐黄变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促进剂
,
硫化
,
紫外老化
,
热老化
,
黄变
霍胜娟
,
李翔晔
,
黄胜标
,
孙大林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9.11.002
电镀锌无铬耐指纹钢板在向高端家电用户推广过程中,出现了耐指纹性较差的问题.针对影响耐指纹性的因素,如干燥板温、涂料中树脂含量、树脂中SiO2含量、添加剂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优化,找到可以明显提高耐指纹性的试剂组成,同时确保膜层的其它性能,如耐蚀性、耐黑变性、耐热性、耐碱性、耐溶剂性及涂装性等.
关键词:
电镀锌
,
耐指纹钢板
,
耐指纹性
朱海刚
,
朱建林
电镀与涂饰
研究了黄铜基体上镀银的黑化工艺,讨论了黑化温度、时间、黑化荆浓度对黑化层外观的影响,确定了黑化的最佳工艺为:多硫化铵15 mL/L,温度80℃,时间120s.黑化层烘干后用铜刷刷光,镀层不起皮,且色泽更加光亮.耐热试验表明,黑化层耐热效果较好,能满足须黑化的零部件的要求.
关键词:
镀银
,
黑化工艺
,
黑化剂
,
多硫化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