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524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苯并咪唑化合物对碳钢在H2SO4溶液中
的缓蚀作用

王秀梅 , 万晔 , 杨怀玉

腐蚀学报(英文)

通过腐蚀失重法、电化学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苯并咪唑化合物(BBB) 对碳钢在0.25 mol/L H2SO4溶液中的缓蚀行为. 结果表明, 苯并咪唑化合物缓蚀性能优异, 缓蚀效率随缓蚀剂浓度增大而升高, 且为同时抑制碳钢腐蚀阴阳极过程的混合型缓蚀剂. 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

关键词: 苯并咪唑化合物 , corrosion inhibitor , mild steel , Langmuir isotherm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苯并咪唑化合物在铁表面的吸附

许立宁 , 王兴 , 常炜 , 路民旭

腐蚀与防护

利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分别研究了5种苯并咪唑化合物苯并咪唑(BIM),2-丙基苯并咪唑(2-PBIM),2-戊基苯并咪唑(2-ABIM),2-己基苯并咪唑(2-HBIM)以及2-对氯苄基苯并咪唑(2-C1-BBIM)在铁表面的吸附行为。同时利用腐蚀失重法、极化曲线等方法测试缓蚀效率。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5种缓蚀剂吸附能大小排序为:BIM%2-PBIM%2-ABIM%2-HBIM%2-C1-BBIM,与失重法得出的缓蚀效率排序-致。径向分布函数分析表明,5种缓蚀剂都能与铁表面形成化学吸附。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 苯并咪唑 , , 表面吸附 , 缓蚀机理 , 吸附能 , 径向分布函数

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抗癌活性

李建晓 , 毛郑州 , 梅文杰 , 汪朝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838

以联苯四胺、芳香醛为原料,DMF为溶剂,KI为催化剂,在空气存在下回流反应,合成了6种新的联苯并咪唑化合物,产率较高(58.4%~98.0%),其结构用IR、1H NMR、13C NMR、MS、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 适宜的合成条件是:反应温度150 ℃,反应时间12 h. 初步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活性.

关键词: 苯并咪唑 , 合成 , 表征 , 抗癌活性

N-(酰基二茂铁)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李湘广 , 杨秉勤 , 谷利军 , 宁伟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0.012

将二茂铁磺酰氯或二茂铁甲酰氯和1H-苯并咪唑衍生物反应,合成了12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酰基二茂铁)苯并咪唑化合物,用IR、~1H NMR、元素分析和MS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含有活泼氢的苯并咪唑衍生物能与二茂铁酰氯生成相应的N-(酰基二茂铁)苯并咪唑衍生物,并有较好的收率.

关键词: 二茂铁酰基苯并咪唑 , 合成 , 表征

4H-吡咯并[1,2-a]苯并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

沈珠英 , 韩巧荣 , 沈健 , 王炳祥

功能材料

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的4H-吡咯并[1,2-a]苯并咪唑羧酸酯类化合物,比较在不同有机溶剂中其紫外、荧光光谱变化情况,借以探索其微观结构与光学性能的某些关系.

关键词: 4H-吡咯并[1,2-a]苯并咪唑 , 荧光光谱 , 溶剂效应

具有复合性能的新型三脚架型多苯并咪唑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应用

张成路 , 孙丽杰 , 松布尔 , 国阳 , 赵宝成 , 唐杰 , 袭焕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8.140402

合成了15种新型三脚架结构苯并咪唑季铵盐类化合物(3a ~3o).通过IR、NMR和HRMS等技术手段对目标产物(3a ~3o)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目标化合物调节植物生长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浓度为10 mg/L时,化合物3a、3c、3f、3g、3h、3i和3j均具有优良的促细胞分裂活性,最高达88.3%,比参照三唑酮(50.2%)的促细胞分裂活性更高,但生长素活性不明显;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优异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3i效果最明显,可以达到95.6%.同时利用荧光光谱,探究了4种代表性目标分子对人体中常见的6种阴离子的荧光识别,结果发现目标化合物能较好的识别Iˉ,可作为Iˉ荧光识别探针.

关键词: 苯并咪唑 , 生物活性 , 植物生长调节 , 阴离子识别

苯并咪唑酮结构酚A型聚芳醚酮共聚的制备和表征

王志鹏 , 王菲菲 , 王红华 , 周光远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5.140330

通过酚A-4,4'-二氟二苯甲酮-苯并咪唑酮(BPA-DFK-HBI)无规共聚得到一系列聚芳醚酮共聚.采用亲核缩聚和C-N偶联缩聚的方法,获得了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通过红外、核磁等技术手段表征了聚合的结构,DSC、TGA分析了聚合的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苯并咪唑酮加入量的增大,共聚对DMF、NMP等极性溶剂的耐溶剂性能得到提升,热稳定性增强,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也明显提高,tg最高可达236℃.当苯并咪唑酮与酚A的摩尔比大于7∶3时,溶解性降低,反应出现前期沉淀,难以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

关键词: 聚芳醚酮 , 苯并咪唑 , 酚A , 共聚 , 特种工程塑料

4种氮杂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改进

王玉 , 陆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244

以邻苯二胺及2,3-二氨基吡啶为原料,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制备苯并吡嗪、吡啶并吡嗪、苯并咪唑和吡啶并咪唑4种氮杂化合物,探讨了溶剂、温度、时间和pH值等实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合成吡啶并吡嗪时,采用正丙醇为溶剂,用甲醇钠调节pH =9,回流反应1h,将收率从35.7%提高至89.4%;在合成苯并吡嗪时,用水作溶剂,用亚硫酸钠调节pH =9,60℃反应40 min,产物纯化采用低温静置代替减压蒸馏,收率可提高至98.3%;尝试不同方法合成苯并咪唑和吡啶并咪唑,确定最优合成条件分别为:邻苯二胺在88%的甲酸溶液中回流2h,苯并咪唑收率为92%;2,3-二氨基吡啶在原甲酸三已酯中回流3h,加浓盐酸继续回流1h,吡啶并咪唑收率为84.2%.

关键词: 氮杂化合物 , 合成 , 缩合反应

苯并咪唑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

卢艳华 , 陈建敏 , 周惠娣

材料导报

介绍了聚苯并咪唑的化学改性方法和应用进展.聚苯并咪唑的1-N原子上的H原子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发生烷基取代、酰基化和交联等化学反应,从而实现聚苯并咪唑的功能化,也可改善聚苯并咪唑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韧性和强度.综述了近年来聚苯并咪唑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利用聚苯并咪唑的芳香性和聚苯并咪唑上孤对电子可以与金属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特性实现了聚苯并咪唑在催化剂载体、甲醇直接燃料电池和金属分离等领域的应用;利用聚苯并咪唑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实现其在结构材料领域的应用.初步探讨了聚苯并咪唑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苯并咪唑 , 化学改性 , 应用

苯并咪唑类配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姜娈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11.04.009

近年来,苯并咪唑类配合以其多功能性在材料科学、生物制药等领域越来越引起科学工作者的重视,而作为苯并咪唑类配合的基础—苯并咪唑类配体的合成与研究已成为化工制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概述苯并咪唑类配体的合成方法和应用前景,并且提出它在具体合成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化学材料等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苯并咪唑 , 合成 , 多聚磷酸 , 微波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52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