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7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光致变色染料螺啞嗪对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调节

孙宇 , 高建勋 , 姜勇 , 石琳 , 蔡敏敏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9.z1.003

利用垂直沉积法获得了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蛋白石模板,采用垂直提拉法将SiO2溶胶填充到PS蛋白石模板,制备出SiO2反蛋白石模板,并利用扫描电镜对蛋白石及反蛋白石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制备了一种光致变色染料渗透入光子晶体结构空隙的复合材料,该结构表现出截然不同于未填充染料时的蛋白石结构的光学性质.通过利用分子聚集体中的协同激励效应带来的折射率的剧变来实现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控制.

关键词: 光子晶体 , 光致变色染料 , 螺啞嗪 , 紫外照射

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沈庆月 , 陆春华 , 许仲梓

材料导报

变色材料在变色眼镜、光学信息存储、光分子开关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分析了螺吡喃、俘精酸酐、二芳基乙烯以及二氧化钛、卤化银等有机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变色机理,最后介绍了光致变色材料在国防以及信息存储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致变色 ,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 , 无机光致变色材料

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应用

曹晖 , 杜海燕 , 孙家跃

材料导报

综述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致变色反应、光变性能和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广受关注的双光子光致变色反应过程,以及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光致变色 , 双光子 , 应用 , 有机物

有机光致变色功能涂料的研制

张恒 , 杨卓如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07.03.007

对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在涂料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最佳涂料配方,研制开发了有机光致变色功能涂料,其涂层表现出明显的光致变色性,并讨论了三种不同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时间与结构的关系,荧光发射光谱以及与无机稀土类光致变色化合物涂料光谱性能的异同,最后研究了涂料的稳定性能和涂层的稳定性,指出关键是化合物呈色体必须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耐疲劳性.

关键词: 光致变色 , 螺噁嗪 , 螺吡喃 , 涂料

掺杂光致变色材料的涂料光致变色性能的研究

柏立岗

材料导报

提出一种能用太阳光(或紫外光)调节色彩的涂料制备方法.通过光致变色材料、紫外线吸收剂和涂料的协同作用,当太阳光(或紫外光)照射后,漆膜能自动变色,但在无照射时又能恢复原有颜色.此涂料色彩丰富、图案变化多样,让人感觉更舒适.

关键词: 掺杂光致变色材料 , 涂料 , 光致变色 , 紫外线吸收剂

水性光致变色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鲍利红 , 孙佳逊

涂料工业

采用2种不同方式将螺吡喃与聚氨酯相结合制备水性光致变色聚氨酯,一种方式是将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分散液与螺吡喃的乙醇溶液进行物理共混,得到共混光致变色聚氨酯乳液(BPPU);另一种方式是将有机光致变色螺吡喃分子作为终端引入聚氨酯预聚体中,水分散得到水性光致变色聚氨酯乳液(CPPU).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BPPU乳液、CPPU乳液及其成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并利用SEM观察了共混、共聚薄膜的微观结构.结果发现:BPPU乳液不稳定,涂膜中螺吡喃成分容易聚集;CPPU乳液和膜均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涂膜中螺吡喃组分分布较均匀.

关键词: 光致变色 , 水性聚氨酯 , 螺吡喃

自乳化法制备光致变色微球?

张婷 , 符柳娃 , 陈志康 , 崔艳艳 , 刘晓暄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增刊(Ⅰ).04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等为单体,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为交联剂,采用自乳化法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乳液的平均粒径为249 nm,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用该乳液对自制的光致变色材料螺吡喃进行包裹,获得了光致变色微球。在常温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对光致变色微球的变色性质及抗疲劳性进行了检测,并通过建立半数吸光度可逆变色循环次数参数Z50,将包裹了螺吡喃的微球与未包裹的螺吡喃溶液进行对比,发现包裹后的微球除了具备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质外,其抗疲劳性亦远高于其溶液。

关键词: 光致变色 , 自乳化 , 螺吡喃 , 微球

聚氨酯-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粒径研究

范菲 , 王潮霞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0.032

以聚氨酯为壁材、偶氮染料分散于乙酸丁酯中作为囊芯,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氨酯包覆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微胶囊.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芯壁质量比、均化速度和搅拌速度以及合成温度对聚氨酯微胶囊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Tween80、OP-10、PVC相比,平平加O乳化剂更适合用于聚氨酯微胶囊的制备,且当平平加O用量从5%增加到15%时,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从0.6171μm降低到0.5236μm.随着芯壁质量比从1∶1减小到1∶8,聚氨酯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从0.4731μm增大到0.7147μm.随着均化速度及搅拌速度的增大,微胶囊平均粒径与速度成反比.预聚温度为20~60℃,扩链温度90~100℃对聚合和微胶囊平均粒径比较合适.

关键词: 光致变色微胶囊 , 聚氨酯 , 粒径 , 原位聚合法

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在光存储中的应用

菅冀祁 , 张启程 , 王玉英 , 贾惠波 , 徐端颐

功能材料

介绍了光致变色原理及各类无机、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并就其在双光子、多波长、超分辨光存储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光致变色 , 光致变色材料 , 双光子 , 多波长 , 超分辨

磷钼酸/有机硅涂层的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代仕梅 , 王丹 , 季燕青 , 高延敏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增刊(Ⅱ).019

以磷钼酸为变色材料,氨基有机硅树脂为成膜物质成功制备了光致变色涂层,该光致变色涂层可用于自动划线新领域。并采用 FT-IR、ESR和 UV-Vis 等测试手段对光致变色涂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光致变色涂料的光致变色性及其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变色涂料由黄色变为蓝色是因为其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磷钼酸与氨基有机硅树脂中的氨基发生光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磷钼蓝所致,且该变色为不可逆变色

关键词: 磷钼酸 , 光致变色涂层 , 氨基有机硅树脂 , 光氧化还原反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6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